昌阳之脉 Flourishing Yang Meridian
出处
ORIGINAL SOURCE
昌阳之脉
FLOURISHING YANG MERIDIAN
《素问·剌腰痛论第四十一》卷十一 昌阳之脉令人腰痛,痛引膺,目䀮䀮然然,甚则反折,舌卷不能言,刺内筋为二痏,在内踝上大筋前,大阴后,上踝二寸所。
《甲乙经·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》卷九,基本同《素问》。”二寸”作”一寸”。
《太素·腰痛》卷三十,原文基本同《素问》。”䀮䀮”作”(目芒) (目芒)”。”二寸”作”三寸”。
杨上善注:内筋在踝大筋前,大阴后,内踝上三寸所。大筋,当是足大阴之筋。内筋支筋在足太阳大筋之前,足大阴筋之后,内踝上三寸也。
(䀮䀮然,音茫(mang)。宋以前文献多作”茫茫”或”(目芒) (目芒)”昂书《灸经》作”芒芒”至宋代以”䀮”为正字,而以”茫”、”(目芒)”诸字为异体字,医书也多改用”䀮”字。)
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·刺腰痛论》卷十一,王冰注 阴跷脉也。阴跷者,足少阴之别也,起于然骨之后,上内踝之上,直上循阴股入阴,而循腹上入胸里入缺盆,上出人迎之前,入頄内廉,属目内眦,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。故腰痛之状如此。内筋,谓大筋之前分肉也。太阴后大筋前,即阴跷之郗交信穴也,在内踝上同身寸之二寸,少阴前,太阴后,筋骨之间,陷者之中,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,留五呼,若灸者可灸三壮。今《中诺》经文正主此。
《素问注证发微·刺腰痛》卷五,马莳注 此言昌阳脉之腰痛也。昌阳,系足少阴肾经穴名,又名复溜。故昌阳之脉,令人腰痛,其痛引膺,足少阴脉所行也。目䀮䀮然不明,阴跷脉所行也。甚则反折,腰不能伸也。舌卷不能言,以脉循喉咙也。刺之者亦惟以复溜在内筋中为二痏。复溜在足内踝上二寸筋骨陷中,针三分,留七呼,灸五壮,肾虚补之。
《类经·针刺类》卷二十二,张介宾注 昌阳,即足少阴之复溜也。少阴属肾,故为腰痛。肾脉注胸中,故痛引于膺。肾之精为瞳子,故目䀮䀮然。少阴合于太阳,故反折。肾脉循喉咙,故舌卷不能言。内筋,筋之内也,即复溜穴,在足大阴经之后内踝上二寸所,此阴跷之郗也。
(本脉似为发于阴跷与足少阴肾经交会穴交信的一支足少阴络脉。肾脉贯脊属肾,人肺络心注胸中,挟舌本;少阴之别贯腰脊,阴跷脉循胸上头止于目内眦,交信为阴跷之郗,故腰痛时出现上述见症。但《注证发微》等书认为当取复溜以治昌阳之脉之腹痛亦有所本。考复溜主”腹痛引脊内廉”、”目䀮䀮、舌蜷不能言”与昌阳之脉腰痛证候相符,而且”复溜”又名”昌阳”在古代常见有经脉名与穴名同名之例,故马莳等人的观点不无道理。)


十二经络 | 12 (Regular) Jing Luo (Meridians)
奇经八脉 | Extraordinary 8 Mai (Meridian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