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 ORIGINAL SOURCE |
蹻脉病候于主治 QIAO MAI (MOTILITY VESSEL)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|
援引 LATER CITATIONS |
---|---|---|
《灵枢·脉皮第十七》卷四 | 跷脉者⋯⋯气并相还则为濡目,气不荣则目不合。 | 《甲乙经·奇经八脉》卷二、《太素·阴阳跷脉》卷十、《圣济总录·阴跷脉》卷一百九十二、《十四经发挥·奇经八脉》卷下、《针灸节要》卷三、《针灸聚英》卷一下、《医学纲目·阴阳》卷一,《针方六集》卷一,同《灵枢》。 |
《灵枢注证发微·脉度》卷二,马莳注 | 二跷之气相并而周旋之,则能润泽于目,否则目气不荣,而目不能合也。 | |
《类经·经络》卷九,张介宾注 | 阴跷阳跷之气,并行回还而濡润于目。若跷气不荣,则目不能合。故《寒热病》篇曰:阴跷阳跷,阴阳相交,阳入阴,阴出阳,交于目锐眦,阳气盛则瞋目,阴气盛则瞑目。此所以目之暝与不暝,皆跷脉为主也。 | |
《灵枢集注·脉度》卷二,张志聪注 | 阴跷阳跷之气相并,经脉外内之气交相往还,则为濡目;如气不荣,则目不合,谓流溢于脉外之气,不荣于目也。再按本经(指《灵枢》)《大惑论》曰:病有不得卧者,卫气不得入于阴,常留于阳,留于阳,则阳气满,阳气满,则阳跷盛,不得入于阴,则阴气虚,故不暝矣。病有不得视者,卫气留于阴,不得行于阳,留于阴,则阴气盛,阴气盛则阴跷满,不得入于阳,则阳气虚,故目闭也。此脉外之卫气,复内通于践脉,外内之血气相并而往还也。 | 《医宗金鉴·刺炙心法要诀》卷四十八、《神灸经纶·奇经八脉循行经络》卷一,同《灵枢》。 |
《难经·二十八难》卷三 | 阴跷为病,阳缓而阴急,阳跷为病,阴缓而阳急。 | 《脉经·平奇经八脉》卷二,原文同《难经》。 注:阴跷在内踝,病,即其脉急,当从内踝以上急,外踝以上缓。阳跷在外踝,病,即其脉急、其人当从外踝以上急,内踝以上缓。 《甲乙经·奇经八脉》卷二、《太平圣惠方·辨奇经八脉》卷一、《十四经发挥·奇经八脉》卷下、《针灸聚英》卷一下、《医学纲目·中风》卷十、《针灸大成·奇经八脉》卷七、《针方六集》卷一、《类经图翼·经络》卷九、《经络汇编》、《疡医大全》卷四,同《难经》。 《针炙逢源·奇经八脉》卷四,同《脉经》。 |
《医学入门·奇经主病》卷一 | 阳跷之病,阳急而狂奔:阴跷之病,阴急而足重。 | 《针炙集成》卷一,基本同《医学入门》。“重”作“直”。 |
《罗遗编》患上 | 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。一云:阴急而病则足直。 | |
《脉经·手栓图二十一部》卷十 | 后都左右弹者,阴跷也。动,苦癫痫,寒热,皮肤强(一作淫)痹。 后都左右弹者,阴跷也。动,苦少腰痛,里急,腰及髋髎下相连阴中痛,男子阴疝,女子漏下不止。 |
|
《脉经·手栓围二十一部》卷十 | 前部左右弹者,阳跷也。动,苦腰背痛,微涩,为风痫,取阳跷。 前部左右弹者,阳跷也。动,苦腰痛,癫痫,恶风,偏枯,僵仆羊鸣(疒帬)痹,皮肤身体强(一作淫)痹。直取阳跷,在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。 |
|
《脉经·平奇经八脉》卷二 | 诊得阳跷病拘急,阴跷病缓。 | 《太平圣惠方·辨奇经八脉》卷一,同《脉经》。 |
《灵枢·热病第二十二》卷五 | 癃,取之阴跷及三毛上及血络,出血。 | 《甲乙经·太阳中风感于寒温发痉》卷七,基本同《灵枢》。“癃”作“痉”。 |
《太素·癃泄》卷三十,杨上善注 | 癃,痳也。阴跷上循阴股入阴,故取阴跷所主病者。足厥阴脉起大指丛毛之上,入毛中环阴器,故癃取阴跷脉所主之输,并取足厥阴脉三毛之上,及此二经之络去血。 杨注“痳”即“淋”字。中医古籍中,汉以前书中多作“癃”,汉以后书多作“淋”,盖避汉殇帝名讳。又先秦书中“癃”字多不作“淋”解。 |
《医学纲目·闭癃遗尿》卷十四,同《灵枢》。 |
《灵枢注证友微·热病》卷五,马莳注 | 此言剌癃者之法也。膀胱不利为癃,谓小便不通也。膀胱与肾为表里,当取肾经之照海穴以刺之,乃阴跷脉气所发也。及肝经之大敦穴,在足大指外侧之三毛。上及二经之有血络者,皆取之出血。李东垣曰:肾主闭藏,肝主疏泄,则取之两经也宜矣。 | |
《灵枢集注·热病》卷四,张志聪注 | 此病足太阳之经而在下也,三焦下俞出于委阳,并太阳之正,入络膀胱,约下焦,实则闭癃,故亦取之阴跷。盖阴跷与阳跷,相交于太阳之晴明,阳入于阴,阴出于阳。阳跷乃足太阳之别,泻其阴跷,则太阳之经邪,从跷脉而出臭。三毛,足厥阴之大敦,肝所生病者为闭癃,故及三毛之经,上有血络者,以出其血。夫太阳之气主于肤衰,邪之中人,始于皮毛,是以皮毛之邪,而转入于太阳之经也。按前章论外因之邪,在于表阳之气分,是以七日来复,八日再经,如与五脏之气交争,则为外内出入。此复论外内之病转入于经,外者入阳,内者入阴,名不相干涉矣。沈亮宸曰:《四时》篇论小腹痛肿,不得小便,邪在三焦约,取之太阳大络,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,此癃在太阳三焦,亦兼取厥阴之络。盖厥阴之气,生于膀胱水中,母能令于实,实则泻其子也。按本经以针合理数,以人配天地阴阳,乃修身养性治国治民之大本,其于救民之疾苦,分表里阴阳邪正虚实,阴阳血气经络脏腑,五行六气生克补泻,各有其法,学者以针刺之理,引而伸之,施于药石,妙用无穷。 按亮宸氏所谓“四时”篇,即《灵枢》“四时气”篇。 |
|
《灵枢·热病第二十二》卷五 | 目中赤痛,从内眦始,取之阴跷。 | 《甲乙经·足太阳阳明少阳脉动发目病》卷十二,同《灵枢》。 |
《太素·目痛》卷三十,杨上善注 | 目内眦,阴跷脉也,故取所主之输也。 | |
《灵枢注证发微·热病》卷五,马莳注 | 此言剌目中赤痛之法也。目中赤痛,从内眦始者,乃足太阳膀胱经之晴明穴也。膀胱与肾为表里,当取肾经之照海穴以补之。所谓病在上者取之下,而补阴则阳退也。此穴乃阴跷脉气所发,故曰取之阴跷也。按前《癫狂》篇以目外眦为锐眦,而眼之上属于外眦,以内近鼻者为内眦,而眼之下属于内眦,此篇以目之赤痛,从内眦始者,剌肾经,正以晴明属膀胱者,与肾为表里也。又本经(指《灵枢》,《论疾诊尺》篇有云:脉从上下者,太阳病。则眼之上似乎属膀胱经,推之与眼之下属内眦者相同矣。殊不知太阳之脉气尽行于头,故其摘自上而下者如此,非有彼此不同也。至于下文所谓从下上者阳明病,从外走内者少阳病,义亦如此。须知从内走外者,亦太阳病也,特未之明言耳。 | |
《灵枢集注·热病》卷五,张志聪注 | 此论外淫之邪,入于三阳之经,商证见于上中下也。目中赤痛,从内眦始,病足太阳之经而在上也。太阳之脉,起于目内眦,与阴跷阳跷会于晴明,故当取之阴跷以清阳热。 | |
《素问·缪剌论第六十三》卷十八 | 邪客于足阳跷之脉,令人目痛从内眦始。刺外踝之下半寸所,各二痏。左取右,右取左。如行十里顷而已。 按“目痛从内眦始”症,《明堂》为京骨、申脉穴所主。 |
《甲乙经·缪剌》卷五,同《素问》。 |
《太素·量缪刺》卷二十二,杨上善注 | 阳跷从足上行,至目内眦,故目痛剌足外踝之下中脉所生络也。萧延平校:注“中脉”当系“申脉”传写之讹,《素问》王注“谓申脉穴,阳跷之所生也。”《甲乙经》:申脉,阳跷所生,在足外踝节陷者中。别本亦作“中”。 | |
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·缪剌论》卷十八,王冰注 | [邪客于足阳跷之脉,令人目痛从内眦始。]以其脉起于足,上行至头而属目内眦,故病令人目痛从内眦始也。何以明之?《八十一难经》曰:阳跷脉者,起于跟中,循外踝上行,入风池。《针经》曰:阳跷脉入鼽属目内眦,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。寻此则至于目内眦也。[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,左刺右,右剌左,如行十里顷而已。]谓申脉穴,阳跷之所生也。 | |
《古今医统大全·阳跷病机》卷七 | 邪客于足阳跷之脉,令人目痛从内眦始。 | 《医学纲目·刺虚实》卷七,同《素问》。 |
《审视瑶函》卷二 | 《缪刺论》曰:邪客于足阳跷之脉,令人目痛从内眦始。启玄子王冰注曰:以其脉起于足,上行至颈而属目内眦,故病令人目痛从内眦始也。 | |
《素问注证友微·缪刺》卷十八,马莳主 | 此申言阳跷客邪为病,当有缪剌之法也。病目痛从内眦始者,阳跷脉之所过也,剌外踝之下半寸所,即申脉穴左右各二痏。如不已,左剌右申脉,右剌左申脉,如人行十里顷而病自已。 | |
《类经·针刺类》卷二十,张介宾注 | 阴阳跷脉,俱起于足跟,其气上行,皆属于目内眦,故病如此。 | |
《亲问集注·缪刺》卷二,张志聪注 | 此言阳跷之脉,亦左右互交会于晴明,所当髎剌者也。阳跷者,足太阳之别,起于足外踝下,太阳之申脉穴,当踝后绕跟,以仆参为本,上外踝三寸,以附阳为郄,循股胁上肩髆,上人迎夹口吻至目内眦,会于足太阳之晴明穴,故邪客之,令人目痛从内眦始也。当剌外踝下之仆参、申脉,左右各二痏。如痛在左目者,取之右;痛在右目者,取之左。盖跷脉夹口吻左右互交,而上于目内眦也。按《灵枢》寒热篇曰: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,正属目本,名目眼系,乃别阴跷阳跷,阴阳相交,阳入阴,阴入阳,交于目锐眦,是阴跷阳跷,左右交转于面,故病在上者,当缪取之下也。 | |
《灵枢·寒热病第二十一》卷五 | 阴跷、阳跷,阴阳相交,阳入阴,阴出阳,交于目锐眦,阳气盛则瞋目,阴气盛则暝目。 | |
《甲乙经·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》卷十二 | 阴跷、阳跷,阴阳相交,阳入阴出,阴阳交于则兑,阳气绝则暝目,阴气绝则眠。 | 按:“阳气绝则暝目”,《千金》卷六引《甲乙》作“阳气盛则瞋目”、当据改,以与《太素》、《灵枢》合。 《太素·阴阳跷脉》卷十,原文基本同《灵枢》。“目兑眦”作“目锐眦”。 杨上善注:二乔交于目内眦,阳乔之气从外入内,阴乔之气从内出外?阳乔脉盛目填不合,阴乔脉盛则目醺不开矣。 《太素·束热鲁说》眷二十六,原文基本同《灵枢》。 椅上善注:二乔皆起于足,行至于目,是为二乔同向上行。何以称阳入阴出也?人之呼气出为阳也,吸气入为阴也,故呼气之时在口为出于头,足亦出:吸气之时在口称入于头,足亦入。今于目眦言阴阳出入,以相交会目得明也,所以阳盛目张不能合,阴盛目暝不得开,宜取此二乔也。 |
《灵枢·大惑论第八十》卷十二 | 黄帝曰:病而不得卧者,何气使然?岐伯曰:卫气不得入于阴,常留于阳,留于阳则阳气满,阳气满则阳跷盛,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,故目不暝矣。黄帝曰:病目而不得视者,何气使然?岐伯曰:卫气留于阴,不得行于阳,留于阴则阴气盛,阴气盛则阴跷满,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,故目闭也。 | 《太素·七邪》卷二十七,原文基本同《灵枢》。“病目而”作“病而目”。 |
《灵枢·主证友微·大惑论》卷十二,马莳注 | 此言病之所以不得卧也。人病不得卧者,正以卫气不得入于阴,常留于阳,则阳气满而阳跷盛,故不得入于阴也。阴气虚,所以目不行暝耳。 | |
《灵枢集注·大惠论》卷十二,张志聪注 | 阳践者,足太阳之别起于足之外踝,循胁上肩髆,从口吻至目内眦,与阴跷会于睛明。阴跷乃足少阴之别起于然谷之后,循胸上入缺盆,从咽喉至目内眦,与阳跷会于晴明。卫气行阳二十五周,下行阴分,而复合于目,行阴亦二十五周而复会于目,是以卫气入于阳,则目张而寤,入于阴则目暝而卧。故卫气留于阳则阳跷盛,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,故目不暝;卫气留于阴则阴跷满,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,故目闭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