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 ORIGINAL SOURCE |
任脉循行 REN MAI (CONCEPTION VESSEL) PATHWAY |
援引 LATER CITATIONS |
---|---|---|
《灵枢·五音五味第六十五》卷十 | 冲脉、任脉皆起于胞中,上循背里,为经络之海。其浮面外者,循腹右上行,会于咽喉。别而络唇口。 | 上循背里,"背",《素问·骨空》王冰注引《针经》作"脊",义长,当据改,以与《甲乙经》、《太素》等书合。《甲乙经·奇经八脉》卷二,基本同《灵枢》。"循腹右"作"循腹"。"背里"作"脊里"。 |
《大素·任脉》卷十,杨上善注 | [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,上循脊里,为经络海。]此经任脉起于胞中,纪络于唇口,皇甫谧录《素问经》:任脉起于中极之下,以上毛际,循腹里,上关元,至咽喉。吕广所注《八十一难》本言任脉与皇甫谧所录文同。检《素问》无此文。唯《八十一难》有前所说。又吕广所注《八十一难》本云:任脉起于胞门、子户,夹脐上行,至胸中。《九卷》又云:会厌之脉,上经任脉,但中极之下,即是胞中,亦是胞门子户,是则任脉起处同也。《八十一难》一至胸中,一至咽喉,此经所言别络唇口,又云会厌之脉,上经任脉,是循胸至咽,言其行处,未为终处,至脉络唇口,满四尺五寸,方为极也。又《八十一难》任脉亦口口,又《明堂》言目下巨髎、承泣左右四穴,有阳跷脉任脉之会,则知任脉亦有分歧上行者也。又任冲二脉上行虽别处终始其经是同也。旧来为图,任脉唯为一道,冲脉分脉两箱,此亦不可依也。此脉上行为经络海,任维诸脉,故曰任脉。胞下为膀胱,膀胱包尿,是以称胞,即尿脬也。胞门与子户相近,任冲二脉起于中也。脊里,谓不行皮肉中也。十二经脉、奇经八脉、十五络脉、皮部诸络皆以任冲二脉血气为大,故为海。[其浮而外者,循腹上行,会于咽喉,别而络唇口。]任冲二脉从胞中起分为二道,一道后行内著脊里而上。一道前行浮外循腹上络唇口也。 | |
《圣济总录·任脉》卷一百九十二 | 任脉者,与冲脉皆起于胞中,循脊里,为经络之海,其浮而外者,循腹上行,会子咽喉,别而络唇口。 | 《十四经发挥·奇经八脉》卷下,同《圣济总录》。《针灸节要》卷三,基本同《甲乙经》。"浮而外者"作"浮为外者"。《医学纲目·阴阳》卷一,原文同《灵枢》。注:右冲脉,始终亦行身之前,夹任脉两旁。东垣云:冲脉分为二道,起于会阴,根于气冲,为二道,入腹中央,夹脐两旁上行,附足阳明之脉,至胸中而散。一说,上至脑耳上角,下至足内踝,络跗上,若搐如引绳之状,上下积之若一贯,诸经之脉无所不到,以其从胃脉故也。十二经之海也,旺为生化升降之王。《类经图翼·经络》卷九,同《圣济总录》。《医宗会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卷八十四,基本同《灵枢》。无"右"字。"唇口"作"口唇"。《神灸经纶》卷一,基本同《灵枢》,无"右"字。《针灸集成》卷一,基本同《灵枢》。"上循脊里"作"上循腹里" |
《素问·骨空论第六十》卷十六 | 任脉者,起于中极之下,以上毛际、循腹里上关元,至咽喉上颐,循面入目。 | |
《难经·二十八难》卷三 | 任脉者,起于中极之下,以上毛际、循腹里、上关元、至咽喉。 | |
《甲乙经·奇经八脉》卷二 | 任脉者,起于中极之上,以下毛际,循腹里,上关元,至咽喉,上颐,循面入目。 | 此句"中极之上,以下毛际"中"上" "下"前后颠倒,当据《太素·任脉》杨注引本文乙正。又"上颐,循面人目"六字。《太素》杨注及《素问·骨空》新校正引《甲乙经》均无,盖后人据《素问》添补。 |
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·骨空论》卷十六,王冰注 | 任脉、冲脉皆奇经也,任脉当脐中而上行。然中极者,谓脐下同身寸之四寸也。言中极之下者,言中极从少腹之内上行而外出于毛际而上,非谓本起于此也,关元者,谓脐下同身寸之三寸也,气街者,穴名也,在毛际两旁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也。 |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一、《铜人腑穴针灸图经》卷二,同《难经》。《圣济总录·任脉》卷一百九十二,同《素问》。《十四经发挥》卷中,基本同《难经》。"咽喉"作"喉咙"。《十四经发挥》卷下,同《素问》。《针灸节要》卷三、《古今医统大会》卷二,同《十四经发挥》卷中。 |
《古今医统大全》卷六 | 任脉者,为奇经八脉之一脉也,起于中极之下,以上毛际,循腹里,上关元,至喉咙,属阴脉之海也。任与督二脉为人身阴阳之纲领,一源而二岐,犹太极而生两仪也,督则由会阴而行背,任则由会阴而行腹。夫人身之有任督,犹天地之有子午也,人身之任督以腹背言,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,可以分可以合者也,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,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,一而二、二而上者也。 | 《痈疽神妙灸经》,同《十四经发捍》卷中。《医学纲目·阴阳》卷一,基本同《难经》。"以上毛际"作"以上至毛际"。《医学纲目·阴阳》卷一,原文同《亲问》。注:任脉,始终行身之前。东垣云:任脉起于会阴,根于曲骨,入前阴中,出腹里,过脐上行,附足厥阴之经,为生化之源也,贯穿诸经,无所不系焉。 |
《医学入门·奇经八脉》卷一 | 任脉起于中极底,上腹循喉承浆里。 | |
《素问注证发微·骨空论》卷七,马莳注 | 此言任脉之所起所止也。任脉,奇经八脉之一也。中极者,脐下四寸,起于中极之下,则始于会阴穴也。会阴在两阴间,任脉由会阴而行腹,督脉由会阴而行背也。从会阴以上曲骨之毛际,复循腹里之中极,上关元,又上石门,气海,阴交、神阙、水分、下脘、建里、中脘、上脘、巨阙、鸠尾、中庭、膻中、玉堂、紫宫、华盖、璇玑、天突至廉泉、承浆以上咽喉中,其脉至上颐,循面以入于目也。 | 《针灸大成》卷七,同《十四经发挥》卷中。 |
《针方六集》卷一 | 任脉者,起于中极之下,以上毛际,循腹里,上关元,至咽喉承浆,环唇上,至龈交,分系目系,会承泣而终焉。 | |
《类经·经络类》卷九,张介宾注 | 任脉者,起于中极之下,以上毛际,循腹里,上关元,至咽喉,上颐,循面入目。以下任与督脉,皆奇经也。中极,任脉穴名,在曲骨上一寸,中极之下,即胞宫之所。任冲督三脉皆起于胞宫,而出于会阴之间。任由会阴而行于腹,督由会阴而行子背,冲由会阴出并少阴而散于胸中,故此自毛际行腹里关元上至咽喉面目者,皆任脉之道也。 | 《类经图翼·经络》卷九,同《素问》。 |
《素问集注·骨空论》卷七,张志聪注 | 此言任脉之有骨空也。任脉乃循于腹之肉穴,然起于中极之下,上毛际而交子横骨,循膺胸之鸠尾、膻中、天突,而至于咽喉上颐,循承浆面入络于齿龈,复循面入目下,而络于承泣,是始终之有骨穴也。 | |
《经络歌诀》 | [任脉起于中极底,]脐下四寸穴名中极。任脉起于其下二阴之交会之穴,在由会阴而行腹,督由会阴而行背。[以上毛际循腹里,]行中极穴。[上于关元]脐下三寸穴名。[至咽喉,上颐循面入目是。]络于承泣。在:应据抄本作"任"。 | 《身经通考》卷二,同《难经》。 |
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卷八十四 | 任脉起于中极下,会阴腹里上关元、循内上行会冲脉,浮外循腹至喉咽,别络口唇承浆已,过足阳明上颐间,循面入目至晴明,交督阴脉海名传。注:任脉者,起于中极之下,中极者,穴名也,在少腹聚毛处之上毛际也。中极之下,谓曲骨之下会阴穴也,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者,谓从会阴循内上行,会于冲脉,为经络之海也。其浮而外者,循腹上行,至于咽喉,别络口唇,至承浆而终。上颐循面入目至睛明者,谓不直交督脉,由足阳明承泣穴上颐循面,入目内眦之足太阳睛明穴,始交于督脉,总为阴脉之海也。 | 《疡医大会》卷四,同《十四经发挥》卷中。 |
《罗遗编》卷上 | 任脉由会阳而行腹直上咽喉,承浆穴。 | |
《周氏经络大全》 | 任脉之经起会阴,单单散腹承浆行,更有二支行胃内,与胃同征穴莫寻。任脉至承浆,口隔之不能到龈交,分行至阳明之承泣穴,上颐循面,入内眦太阳晴明之会督脉。 | 《针灸逢源》卷四,同《素问》。 |
《重楼玉钥》卷下 | 任脉起于会阴,循腹上行会于咽喉,至承浆止。 | 《神灸经纶》卷一、《中西汇参铜人图说》,同《素问》。 |
《脉经》卷二 | 任脉者,起于胞门、子户,夹脐上行至胸中。(一云:任脉者,起于中极之下,以上毛际,循腹里,上关元,至喉咽。) | 《太平圣急方》卷一,同《脉经》。 |
《十四经发挥》卷中 | 任与督,一源而二岐,督则由会阴而行背,任则由会阴而行腹。夫人身之有任督,犹天地之有子午也,人身之任督以腹背言,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,可以分可以合者也。分之于以见阴阳之不杂,合之于以见浑沦之无间,一而二、二而一者也。任脉起于中极之下,会阴之分也,由是循曲骨,上毛际,至中极,行腹里,上循关元,石门、气海、阴交、神阙、水分、下脘、建里、中脘、上脘、巨阙、鸠尾、中庭、膻中、玉堂、紫宫、华盖、璇玑、天突、廉泉,上颐循承浆,环唇上,至龈交分行,系两目下之中央,会承泣而终也。 | |
《痈疽神妙灸经》 | 为督脉一源而二支,督脉会阴而行背,任脉会阴而行腹,夫人身之有任督,犹天地之有子午也,人身之子午为腹背,天地之子午为南北,言可以分合也。 | 《针灸聚英》卷一下,同《十四经发挥》。 |
《奇经八脉考·任脉》 | 任为阴脉之海,其脉起于中极之下,少腹之内,会阴之分,上行而外出,循曲骨,上毛际至中极,同足厥阴、太阴、少阴并行腹里,循关元,历石门、气海,会足少阳、冲脉子阴交,循神阙、水分,会足大阴于下脘、历建里,会手太阳、少阳、足阳明于中脘,上脘、巨阙、鸠尾、中庭、膻中、玉堂、紫宫、华盖、璇玑,上喉咙会阴维天突、廉泉,上颐,循承浆与手足阳明、督脉会、环唇上至下龈交,复出分行,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,至承泣而终。 | |
《经络汇编》 | 其脉起于中极下会阴之分,由是循曲骨上毛际,至中极,行腹里,循关元、石门、气海、阴交、神阙、水分、下脘、建里、中脘、上脘、巨阙、鸠尾、中庭、膻中、玉堂、紫宫、华盖、璇玑、天突、廉泉,上颐循承浆,至龈交分行,系两目之中央,会承泣而终。其支者,起于胞中,循脊里为经络之海,其浮而外者,循腹上行,会于咽喉,别络唇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