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 ORIGINAL SOURCE |
督脉循行 DU MAI (GOVERNOR VESSEL) PATHWAY |
援引 LATER CITATIONS |
---|---|---|
《灵枢·本输第二》卷一 | 颈中央之脉,督脉也,名曰风府。 | 《太素·本输》卷十一,原文基本同《灵枢》。"颈"作"项"。无"也"字。杨上善注:此言脉在胸项颈掖之下次,以任脉在阴,居于前中,督脉在阳,处于后中。 |
《灵枢注证发微·本输》卷一,马莳注 | 又颈之中央,即后项也,后项之下,乃督脉一经,其在项后入发际一寸,大筋内宛宛中,名曰风府⋯⋯由此而一直下行,以至长强,皆督脉经穴也。 | |
《类经·经络类》卷七,张介宾注 | 七次于足太阳之后而居颈之中央者,督脉也。穴名风府,在项后入发际一寸,自前中行任脉至此,是为第八行,而颈脉止于此也。 | |
《灵枢集注·本输》卷一,张志聪注 | 任督二脉,并由于肾,主通先天之阴阳⋯⋯ | |
《灵枢·营气第十六》卷四 | 故气从太阴出⋯⋯究于畜门。其支别者, 上额循巅下项中,循脊入骶,是督脉也。 | 《甲乙经·营气第十》卷一,同《灵枢》。《太素·管卫气》卷十二,原文基本同《素问》。无"支"字。杨上善注:足厥阴脉⋯⋯上至于巅,与督脉会。督脉自从畜门上额至巅,下项入骶,与厥阴不同。此言别者上额循巅之言,乃是营气行足厥阴至畜门,别于厥阴之脉,循督脉上额至巅,下项入骶络阴器⋯⋯此是管气循列度数常行之道,与足厥阴及督脉各异也。《医学铜目·阴阳》卷一,同《灵枢》。 |
《灵枢注证发微·营气》卷二,马莳注 | 此言营气之运行⋯⋯此营气者,阴性精专,必随宗气以运行于经隧之中,始于手太阴肺经⋯⋯入颃颡之后究于畜门。其支别者,上额之神庭,循巅之上星、囟会、前顶、百会、后顶等处,下项中之强间、脑户,及风府、哑门等处,循脊入骶之长强,是皆属督脉也。 | |
《类经·经络类》卷八,张介宾注 | 究,深也。畜门,即喉屋上通鼻之窍门也。如《评热病论》启玄子有云:气冲突于蓄门而 出于鼻,即此谓也。其支别者,自颃颡上出额, 循巅以交于督脉,循脊下行入尾骶也。 | |
《灵枢集注·营气》卷二,张志聪注 | 颃颡,鼻之内窍。畜门,鼻之外窍。究,终也。 | |
《素问·骨空论第六十》卷十六 | 督脉者,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廷孔,其孔,溺孔之端也,其络循阴器合篡间, 绕篡后,别绕臀,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,合少阴上股内后廉,贯脊属肾,与太阳起于目内眦,上额交巅上,入络脑,还出别下项,循肩髆内,夹脊抵腰中,入循膂络肾;其男子循茎下至篡,与女子等;其少腹直上者,贯脐中央,上贯心与入喉,上颐环唇,上系两目之下中央。 | 《甲乙经·奇经八脉》卷二,基本同《素问》。"篡"作"纂"字。"其少腹"作"其小腹"。"脐中"后有"中"字。"两目之下中央"作"两目之中"。 |
《太素·督脉》卷十,杨上善注 | [岐伯曰: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庭孔,其孔,溺孔之端,] 此脉起少腹,循阴器,上至目内眦,复上额交巅入脑,还出别下项,夹脊入循膂络肾,然后别从肾上而还至于肾。《九卷》别于畜门,上额循巅下项脊,入骶,络阴器,入齐中,上入缺盆。二经相证,督脉之逆,显然。又按:考古本竟于此为任脉之言,而有不识以此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腹。《八十一难》云:起下极之输,并脊上行至于风府,为阳脉之聚。义亦同也。庭孔,尿孔之端孔也。[其络循阴器,合篡间,绕篡后,] 督脉之络,出庭孔,别左右循男女阴器于篡间合,复绕于篡后也。篡音督,此后也。(萧延平校: 《金鉴》云:篡者,横骨节,两股之前,相合共结之凹,前后两阴之间。是"篡"当依《甲乙经》及本书《骨室》篇作"纂"为合。《说文》纂似组而赤。盖两阴之间有一道缝处其状如纂组,故谓之纂。日本医家丹波元简已有此说,似较篡夺之篡,于义为长。特采入以备参考。又注:此下所缺三宇平拟作"两阴前"三字。) [别绕臀,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,合少阴上厥内后廉,贯脊属肾。]从篡后复别商箱绕臀,行王足少阴与足太阳中络者,合于少阴行于股,复贯脊属肾也。[与大阳起于目内眦,]从肾与足太阳上行起于目内眦也。[上额交巅上,入络脑,还出别下项,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,入循膂络肾而止。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。]督脉与大阳两通上至目内眦,上额至巅相交已,入脑还出,别为两箱下项,复循左右肩髆之内,夹脊抵腰,循膂络于二肾方止。男女皆同也。旧来相传为督脉当脊中,唯为一脉者,不可为正也。(平校:《八脉考》:督脉又别自脑下项循肩胛,与手足太阳、少阳会于大抒,第一椎下商旁去脊中一寸五分陷中内,夹脊抵腰中,入循膂络肾。足证本注别两箱循左右肩髆之是,旧传只一脉当脊中者非也。) [其少腹直上者,贯脐中央,上贯心,入喉上颐,环唇,上系两目之下中央。]督脉起 于少腹以下至额前者,从少腹至肾上行,还来至肾而止。此从少腹直上至两目之下也。贯脐、贯心、入喉、上颐,皆为一道也。环唇以上复为二道,各当目下直瞳子,故目中央也。 | |
《太素·骨空》卷十一 | [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庭孔,其孔,溺孔之端。]骨中,尻下大骨空中也。下入骨空中,女子系尾穴端,男子循阴茎也。[其络情阴器,合篡间,绕篡后,别绕臀,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,合少阴上股内后廉,贯脊属肾,与太阳起于目内眦。]督脉络也,绕阴器,合于篡间,绕篡后复合,然后亦分为二道,绕臀至足少阴及足太阳二络,合足少阴之经上阴股后廉,至脊属肾。寻足太阳脉从颃颡上至目内眦而出也。[上额交巅上,入络脑,还出别下项,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,入循膂络肾而 止。其男子,循茎下至篡,与女子等。]从目内眦出已,两道上额,至顶上相交已,左右入脑中,还出两箱别下项,各循肩髆之内,夹脊下王腰中,各循脊膂,还复络肾,从颃颡出兑端,上鼻上,下项,下至骶骨,气发于穴,余行之处,并不发之穴也。[其少腹直上者,贯脐中央,上贯心,入喉上颐,环唇,上系两目之下中央。] 有人见此少腹直上者,不细思审,谓此督脉以为任脉,殊为未当也。 | 《圣济总录·督脉》卷一百九十二,基本同《素问》。"入系廷孔,其孔,尿孔之端也"作"人系庭之端"。"两目之下中央"作"两目之中"。《十四经发挥·奇经八脉》卷下,基本同《圣济总录》。"延之端"作"延孔之端"。"上股内"误作"上腹内"。《针灸节要,奇经八脉》卷三,基本同《素问》。"少腹"作"小腹"。 |
《医学纲目·阴阳》卷一 | 原文同《素问》。注:右督脉始终行身之后。东垣云:督脉者出于会阴穴,根于长强穴,上行脊里,至于巅,附足太阳膀胱之脉。⋯⋯ | 王注云:自其少腹直上至两目之下中央,指任脉之行而言,是督脉所系。由此言之,则任脉、督脉、冲脉名异而同一体也。 |
《医学纲目·前阴诸疾》卷十四 | 督脉者,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庭孔,循阴器,男子循茎下至篡,与女子等,是督脉所过也。 | |
《古今医统大会·风痫侯》卷十 | 《内经·骨空论》云:督脉者,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廷孔,其孔,溺孔之端也,其络循阴器,合篡间,绕篡后,男子循阴下至篡,与女子等,皆督脉所主也。 | |
《奇经八脉考·督脉》 | 其脉起于肾下胞中,至于小腹,乃下行于腰,横骨围之中央,系溺孔之端,男子循茎下至篡,女子络阴器,合篡间,俱绕篡后屏翳穴,别绕臀至少阴,与太阳中络者,合少阴上股内廉,由会阳贯脊,会于长强穴,在骶骨端与少阴会,并脊里上行,历腰腧、阳关、命门、悬枢、筋缩、至阳、灵台、神道、身柱、陶道、犬椎,与手足三阳会合,上哑门,会阳维,入系舌本,上至风府,会足太阳、阳维,同入脑中。循脑户、强间、后顶上巅,历百会、前顶、囟会、上星,至神庭,为足太阳、督脉之会,循额中至鼻柱,经素髎、水沟、会手足阳明, 至兑端,入龈交,与任脉、足阳明交会而终。 凡三十一穴。督脉别络,自长强走任脉者,由少腹直上,贯脐中央,上贯心,入喉,上颐,环唇,上系两目之下中央;会太阳于目内眦晴明穴,上额,与足厥阴同会于巅,入络于脑;又别自脑下项,循肩胛,与手足太阳、少阳会于大杼,内夹脊抵腰中,入循脊络肾。 | |
《亲问注证发微·骨空伦》卷七,马莳注 | 此复言督脉所起所止,而又指其病名与治法也。任冲督三脉,一源而三岐,督由会阴而行背,任由会阴而行腹,冲由气冲而足少阴,惟督脉由会阴而起,而会阴在于少腹之下、横骨之中央。女子入系廷孔,以其阴廷系属于中,故名之为系廷孔也。其孔即溺孔之端,盖窈漏之中有溺孔,其端正在阴廷,乃溺孔之端也。督脉有别脉,盖自尿孔之端,分而各行,循阴器合篡间,正在前阴后阴之两间也。又自两间之后,己复分而行绕篡之后。又别络者,分而行之,绕其臀肉内廉,贯脊属肾。彼足太阳膀胱经之络从外行者,循髀枢络股阳而下,其中行者下贯臀至腘中,与外行络合。足少阴肾经,自股内后廉,贯脊属肾。督脉之别绕臀者,至此则与二经相合而行也。又与足太阳起于目内眦,上额交巅,上入络脑,还出别下项,循肩膊内,夹脊抵腰中,入循膂络肾,一如足太阳经脉之所行也,若男子始于会阴之时,即循下至篡;与女子同。然而督脉、任脉名色虽 异,而气脉不殊。其督脉所行者,一如任脉之行,故自少腹直上者,贯脐中央,上贯心入喉,上颐环唇,上系两目之中央。 | 《针灸大成·奇经八脉》卷七,同《素问》。 |
《类经·经络类》卷九,张介宾注 | [督脉者,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廷孔,] 此下皆言督脉也。少腹,小腹也,胞宫之所居。骨中央,横骨下近处之中央也。廷,正也,直也。廷孔,言正中之直孔,即溺孔也。[其孔,溺孔之端也。] 此释廷孔即溺孔之义。女人溺孔,在前阴中横骨之下。孔之上际谓之端,乃督脉外起之所。此虽以女子为言,然男子溺孔亦在横骨下中央,第为宗筋所函,故不见耳。溺,娘吊切。[其络,循阴器,合篡间,绕篡后, ] 督脉别络,自溺孔之端,循阴器分行向后,复合于篡间,乃又自篡间分而为二,绕行于篡之后。篡,交篡之义,谓两便争行之所,即前后二阴之间也。篡,初患切。[别绕臀⋯⋯贯脊属肾, ] 足少阴之脉,上股内后廉。足太阳之脉,外行者过髀枢,中行者夹脊贯臀。故此督脉之别络,自篡后绕臀,至股内后廉少阴之分,与巨阳中络者,合少阴之脉并行,而贯脊属肾也。臀音屯。[与太阳起于目内眦⋯⋯入循膂络肾。] 此亦督脉之别络,并足太阳之经上头下项,夹脊抵腰中,复络于肾。若其直行者,自尻上循脊里上头,由鼻而至于人中也⋯⋯[其男子循茎下至篡,与女子等。]茎,英、行二音,阴茎也。[其少腹直上者⋯⋯上系两目之下中央。] 按此自少腹直上者,皆任脉之道,两本节列为督脉。《五音五味篇》曰:任脉、冲脉皆起于胞中,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。然则前亦督也,后亦任也。故启玄子引古经云:任脉循背谓之督脉,自少腹直上者谓之任脉,亦谓之督脉。由此言之,则是以背腹分阴阳而言任督,若三脉者,则名虽异而体则一耳,故曰任脉、冲脉、督 脉,一源而三岐也。 | 《类经图翼·经络》卷九,基本同《圣济总录》。"庭之端"作"庭孔之端"。"起子目内眦"作"起目内眦"。 |
《经络汇编·督脉伦》 | 其脉起于下极之所,循长强并脊里而上行,历腰俞、阳关、命门、悬枢、脊中、中枢、筋缩、至阳、灵台、神道、身柱,过足太阳之风门,循陶道、大椎、哑门,至风府,入脑,循脑户、强间、后顶上巅,至百会、前顶、囟会、上星、神庭,循额至鼻柱,历素髎、水沟、兑端,至龈交而终。其支者,起于小腹之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庭孔之端,其细络循阴器合篡间,绕篡后,别绕臀,至少阴与太阳中络合,上股内廉,贯脊属肾;与足太阳起目内眦,上额交巅,入络脑,还出别下项,循肩脖内,夹脊抵腰中,入循膂络肾。其男子循茎下至篡,与女子等。其小腹直上者,贯脐中央,上贯心,入喉、上颐、环唇,上系两目之中。 | |
《素问集注·骨空伦篇》卷七,张志聪注 | 此论督脉之循于骨空也。下骨中央,毛际下横骨内之中央也。廷孔,阴户也。溺孔之端,阴内之产门也。此言督脉起于少腹之内,故举女子之产户以明之,当知男子之督脉,亦起于少腹内宗筋之本处也。故下文曰,其男子循茎下至篡,与女子等。盖此举女子,则男子可知。下则论男子与女子等也。篡间,前后阴相交之处。臀,尻也。言督脉之别络,前循阴气合篡间,绕前后二阴之后,又别络者,分而行之,绕臀,与足太阳之中络者,合少阴上股内后廉,贯脊属肾。盖足太阳之中络者,循髀枢络,股阳两下贯臀,合足少阴,自股内后廉贯脊属肾,两督脉之别绕臀者,至少阴与太阳中络所合之处相合,而同上股贯脊属肾也。至于督脉之循于背者,乃从上而下,盖背为阳,腹为阴,督脉总督一身之阳,故其脉之循于背者,复从上两下,若天气之下降也。盖阳生于阴,故其原出于前阴,循腹而上至于目,太阳主诸阳之气,其脉起于两目之睛明穴,而督脉亦与太阳之脉,同上额交巅络脑出项,循脊两下,此阳气之环转于上下前后,犹天道之绕地两一周也。原虽起于少腹内,而分为两岐:一循阴茎下至篡,而与女子等;一从少腹直上贯脐入喉,上颐环唇,入龈交齿缝中,上系于两目之下中央,会太阳于睛明穴也。 | |
《经络歌诀》 | [督]脉。[起少腹骨中央,人系廷孔]女子阴廷溺孔之端即窈漏穴。[络阴器,会篡] 二阴之交名篡。[至后别绕臀,与巨阳络] 太阳中络。[少阴比, ]与膀胱肾二脉结合。[上股]内后廉。[贯脊属肾行,上同太阳起]目。[内眦,上额交巅络脑间,下项循肩]膊内。[仍夹脊,抵腰络肾] 此督脉并太阳而行者。[循男茎] 男子阴茎。[下篡亦与女子类,又从少腹贯脐中, ]央。 [贯心入喉颐及唇, ]环唇。[上系目下中央际,此为并任] 此督脉并任脉两行者。[亦同冲, ]脉。[大抵三脉同一本。] 冲、任、督三脉皆于会阴之下,一源三岐,异名同体。 | |
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卷八十四 | 注:督脉者,起于少腹下骨中央,谓男女少腹以下,横骨内之中央,即女子入系廷孔之端,男子阴器合篡间也。男子阴茎尽处,精室孔、溺孔合并一路,合篡处也,即女子胞孔、溺孔合并之处。廷孔之端,即下文曰:与女子等也。其络循阴嚣,合篡间,绕篡后行,是谓本络外合太阳中络也。别络绕臀,是谓别络内并少阴腹里也。故经曰: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,合也。至少阴者,循行上股内后廉,循腹里,与任脉上会于关元,贯脊属肾,央肾上行,与冲脉会于腹气之街。故经曰:自少腹直上;贯脐中央,上贯心入喉,上颐环唇,内行至督脉龈交而终,外行系两目之下中央,循行目内眦,会于太阳。故经曰:与太阳起于目内眦,上额交巅上,入络脑,还出别下项,循肩髆内, 夹脊抵腰中,入循膂,络肾,复会于少阴,此督脉之循行也。 | |
《周氏经络大全·督脉经病药》 | 督脉虽云起长强,实发一支走任乡,央脐上项散头上,上至肩肺左右当,别走太阳入贯膂,直至上断入齿房⋯⋯此经之起,前绕前阴,发二支行任脉之内,至目内眦接膀胱;后绕肛门,发一支入脊中,其前支又由前入背内双行。 | |
《针灸逢源·督脉》卷四 | 督脉者,起于长强,循背而行,以总督阳经也。(《骨空论》曰: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廷孔,故又言冲任与督脉同起于会阴。) | 《重楼玉钥,督脉穴》卷下,基本同《素问》。句首"督脉"后无"者"字。"两目之下中央"作"两目下中央"。其后有"按督脉始于长强,循行背中,上脊至风府,入属于脑,终于龈交"句。《神灸经纶·奇经八脉循行经络》卷一,同《素问》。 |
《针灸集成·奇经八脉》卷一 | 督脉始终行身之后,出于会阴,根于长强,上行脊里,至于巅附足太阳之脉。 | |
《中西汇参铜人图说·督脉诸穴歌》 | 按督脉之原,起于少腹,分而两岐,一循阴茎下至篡而与女子等;一从少腹直上,贯脐入喉,上颐环唇,入龈交上齿缝中,上系于两目之下中央,会太阳于睛明穴。 | |
《难经·二十八难》卷二 | 督脉者,起于下极之俞,并于脊里,循背上至风府。 | |
《脉经·平奇经八脉病》卷二 | 督脉者,起于下极之输,并于脊里,循背, 上至风府。 | 《甲乙经,奇经八脉》卷二,基本同《难经》。句末有句"上巅循额,至鼻柱"七字。 |
《太素·督脉》卷十,扬上善注 | [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⋯⋯]《八十一 难》云:起极之输,并脊上行,至于风府。 | 《太平圣惠方·辨奇经八脉法》卷一,基本同《难经》。句首有"然"字。"人属于脑"作"人属脑"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卷二,基本同《甲乙经》。"人属于脑"作"人脑"。《圣济总录·督脉》卷一九二,同《甲乙经》。 |
《十四经发挥·十四经脉气所发》卷中 | [督脉者,起于下极之腧, ]下极之腧,两阴之间,屏翳处也。屏翳两筋间为篡,篡内深处为下极,督脉之所始也。[并于脊里,上至风府,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,属阳脉之海也。] 脊之为骨,凡二十一椎,通项骨三椎,共二十四椎。自屏翳而起,历长强穴,并脊里而上行,循腰俞、阳关、命门、悬枢、脊中、筋缩、至阳、灵台、神通、身柱,过风门,循陶通、大椎、哑门,至风府入脑,循脑户、强同、后顶上巅,至百会、前顶、自会、上星、神庭,循额至鼻柱,经素髎、水沟、兑端,至龈交而终焉。 | |
《医经小学·奇经八脉》卷三 | 督脉起自下极腧,并于脊星上风府,过脑额鼻入龈交。 | 《针灸大全·窦文真公八法流注》卷四,同《医经小学》。《针灸节要·奇经八脉》卷三,基本同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"督脉"后无"者"字。《针灸聚英·督脉》卷一下,同《十四经发挥》。《古今医统大全·内经要旨下》卷二,基本同《针灸节要》。"下极之俞"误作"下极之余"。 |
《痛疽神秘灸经·督脉》 | 督脉起于下极之俞、两阴之间屏翳处也。屏翳筋间为篡,篡内深处为下极,督脉之始也。 | 《医学纲目·阴阳》卷一,同《难经》。《医学入门·奇经八脉》卷一,同《医经小学》。 又:督任冲并起而异行,皆始于气冲,一原而分三岐。 |
《针灸大成·标幽赋》卷二 | 督脉者,起于下极之腧,并于脊里,上行风府过脑,循额至鼻,入龈交,通手太阳小肠经,后溪是也。 | 《针灸大成·奇经八脉》卷七,间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《针方六集·督脉》卷一,基本同《甲乙经》。 "至鼻柱"后有"经素髎,历水沟、兑端,至龈交而终焉"十四字。 |
《循经考穴编·督脉之经》卷下 | [督脉者,起于下极之腧, ] 《难经》"腧"作"俞"。《要旨论》曰:前阴后、后阴前,屏翳两筋之间为篡,篡内深处为下极,下极之前, 男为阴廷,女为窈漏,督脉始于此两阴之间, 屏翳之处也。[并于脊星,上至风府,] 《要旨 论》云:脊之为骨凡二十一椎,通项骨三椎, 共二十四椎,督脉自屏翳而起,历长强,并脊里而上行,循腰腧⋯⋯命门⋯⋯悬枢⋯⋯脊中⋯⋯筋缩⋯⋯至阳⋯⋯灵台⋯⋯神道⋯⋯身柱⋯⋯过风门,⋯⋯循陶道⋯⋯大椎⋯⋯哑门⋯⋯风府⋯⋯[入脑上巅,循额至鼻柱,属阳脉之海也。]又自风府入脑,循脑户⋯⋯强间⋯⋯后顶⋯⋯上巅至百会⋯⋯前顶⋯⋯囟会⋯⋯上星⋯⋯神庭⋯⋯循额至鼻柱,经素髎⋯⋯水沟⋯⋯兑喘⋯⋯至龈交⋯⋯而终, 以会任脉焉。 | |
《经络汇编·督脉论》 | 其脉起于下极之所⋯⋯至龈变而终。其支者,起于少腹⋯⋯见前。 | 《身经通考·奇经八脉图说》卷二、《疡医大全· 论脏腑经络穴道部位始知疮疡何经受病》卷四,同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 |
《罗遗编·奇经八脉》卷上 | 督脉由会阴而行脊,自长强而循脊上行, 贯顶,由鼻至龈交止。 | |
《周氏经络大全·经络分说》 | 膀胱夹督脉双行,固转督经。然督又有二支,在膀胱经内潜行,是二经同一经也。 | |
《针灸逢源·督脉》卷四 | 督脉者,起于长强,循脊而行。 | 《重楼玉钥·督脉穴》卷下,基本同《素问》。句首"督脉"后无"者"字。"两目之下中央"作"两目下中央",其后有"按:督脉始于长强,循行背中,上脊至风府,人属于脑,终于龈交。"《神失经跄·奇经八脉》卷二,基本同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句末有"极于上齿缝中龈交穴"九字。 |